日本海晨雾中,中俄混编舰队划破寂静,导弹驱逐舰绍兴舰的雷达无声旋转。与此同时,西太平洋上,19国联军的舰载机群正呼啸升空。
日本海晨雾中,中俄混编舰队划破寂静,导弹驱逐舰绍兴舰的雷达无声旋转。与此同时,西太平洋上,19国联军的舰载机群正呼啸升空。
双演对峙,西太海域的战舰棋盘
8月3日清晨5时,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汽笛长鸣。中国海军西湖船与俄罗斯“别洛乌索夫”号救生船率先解缆,导弹驱逐舰绍兴舰、乌鲁木齐舰紧随其后,与俄军“特里布茨海军上将”号反潜舰组成混编队形刺破晨雾,直扑日本海演习区。
几乎同时,美国主导的“坚决太平洋部队2025”军演在关岛海域拉开战幕。19国联军摆开战斗阵型——日本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担任反潜核心,澳大利亚霍巴特级驱逐舰展开防空阵位,韩国“世宗大王”舰竖起导弹发射架。
展开剩余74%双演对峙的战场间距仅1800公里,现代战舰全速航行不到两天即可接敌。这片海域从未如此拥挤:卫星图像显示,超过80艘各型舰艇在此区域游弋。
中俄亮剑,海上联演的三大突破
中俄参演兵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完成集结时,俄方总导演别列佐夫斯基海军中将的致辞耐人寻味:“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,我向中国军人致以战斗敬礼!” 这份祝福背后,是两国海军十年磨一剑的深度协作。
此次“海上联合-2025”亮出三大历史性突破:首次将“联合应对西太安全威胁”写入演习目标;中俄指挥系统实时共享战场水文气象数据,协同效率创纪录;演习结束后将立即转场太平洋展开第6次联合巡航,实现战斗力的无缝衔接。
最致命的组合已然成型:中方052D型神盾舰携红旗-9B导弹构筑空中防线,俄军“特里布茨海军上将”号用反潜深弹封锁水下,万吨级救援船西湖船随时待命援潜救生。这套攻防体系恰似钢甲与利刃的结合,直刺现代海战最致命威胁。
十九国联军,战略包围的明暗战线
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作战地图上,一条醒目的红线从日本列岛延伸至菲律宾海。19国联军在此展开“刺猬阵型”:日本出云舰搭载V-22鱼鹰运输机执行快速投送,澳大利亚护卫舰布设声呐阵列监控水下,印度加尔各答舰提供区域防空掩护。
更深层的杀招藏在技术封锁链中。美军新型LTAMDS导弹防御雷达正在关岛测试,该系统能同时追踪百个弹道目标;L3Harris公司则与Joby Aviation合作开发军用垂直起降无人机,意图掌控未来战场制空权。
当五角大楼宣称演习是“维护航行自由”时,菲律宾美军基地的中程导弹已瞄准巴士海峡,韩国萨德雷达持续扫描中俄腹地。这种抵近威慑如同在对手门前架设狙击枪,迫使中俄不得不联手破局。
日本焦虑,跟监背后的战略恐慌
中俄舰队离港前一周,日本海自“凉月”号驱逐舰已开始贴身监视。其舰长接到的指令异常严苛:“保持目视接触,记录所有电磁信号”。这种近乎偏执的监控,暴露出日本的深层恐惧。
历史阴影与现实利益在此交织。俄军“沃尔德霍夫”号潜艇现身符拉迪沃斯托克时,日本防卫省立即联想到北方四岛驻防的俄军岸舰导弹;中方歼-35战机在黄海演练超低空突防,又触动其西南岛屿防御的神经。
当19国联军耀武扬威之际,东京却面临冰冷现实:美国要求日本承担90%驻日美军经费,军购清单新增50架F-35战机。所谓“安保保护”已成天价账单。
秩序重构,深蓝航迹的战略宣言
当中俄混编舰队8月5日驶向太平洋深处,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已清晰呈现:一方是19国联军耗资百亿的武力秀,另一方是绍兴舰与“特里布茨海军上将”号在实弹演习中建立的联合防空火网。
现代海权的博弈已超越炮舰外交。美军关岛基地遭遇持续台风侵袭时,中俄救援船正在演练潜艇事故联合处置;西方军演因费用分摊争吵不休时,中俄油料补给数据已在千岛湖舰指挥舱实时同步。
那片被19国舰艇包围的海域,最终见证的并非围堵的成功,而是旧秩序的解体。当绍兴舰的相控阵雷达在巡航途中第一次捕捉到远海目标时,新的平衡已在波涛下悄然生成。
发布于:河南省炒股10倍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